继降薪潮后,如何完成每月业绩也冲上了热搜。
(相关资料图)
文丨赢人
出品丨热浪财经
近日,关于银行员工月底冲业绩,发帖称可以贴息揽储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,而贴息揽储背后,银行为什么揽储困难,这种行为是否存在风险等等问题也值得深思。
存款“一日游”
银行揽储是指银行非市场人员制定的存款计划,部分非市场人员需要在一年内发展计划的存款数目,包括时点(考核点)余额和时段日均,对公和对私存款都可以互相结算,总额达到即可。银行为争取储蓄资源下足功夫,并制定了详细的揽储计划分派给银行基层员工。
对多数银行非市场人员来说,完不成揽储任务,将会按照未完成的比例扣除考核工资,考核工资大概是基本工资的30%左右,因此有部分银行人员自掏腰包吸引客户存款。
银行长期的揽储需求,还滋生了大量的资金掮客,最近“9月底冲冲冲,可提前预订。”等揽储导流的话术在社交平台出现,暴露了资金掮客们激烈的揽储竞争。资金掮客还将养老金账户、数字人民币注册等各类待完成指标视为新目标,并在网购平台上明码标价“出售”。
银行揽储具有持续性特点,掮客透露,通常情况下资金的价格基本在“万1”以下,10000元可获得100元,50万元起首例,月末、季末较高,能达到“万15”,最高时达到过“万30”,不过近年很少见到。高峰时期资金价格的下跌与银行存款利息不断下调有很大关系。
最近六大行下调存款利率,活期存款利率从之前的0.25%下调至0.20%,长期存款全部下调至2.5%以下(含2.5%),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也紧随其后。银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,还引发了部分用户异地存款,可见高利率对用户的吸引力。
由于银行下调存款利率,导致很多用户取消了原本的储蓄计划,将资金投资到其他领域,所以贴息揽储行为才会出现。不过尽管国有大行果断下调存款利率,但是国有大行具有更强的揽储能力,相比之下,城商行们反而更容易成为资金掮客的最佳合作对象。
除存款利率下调严重容易滋生贴息揽储现象,近年来受到疫情影响,有的用户资金处于恢复阶段,有的用户因消费需求增长开销更大,导致目前存储规模受到了波动,银行吸收存款更加艰难。
游走在风险边缘
资金掮客为银行带来存储资源,受到不少银行青睐,但资金掮客属于在金融活动中从事非法居间行为的人,他们不具备经纪人的法律资格,在出资人、用资人和金融机构之间开展业务,非法收取高额中介费用,因此,在银行贴息揽储阶段同样存在风险。
对银行来说,储蓄的资金来源必须明确,如果储蓄资金是来源不明或者是非法资金,银行既无法完成揽储任务还可能受到处罚,得不偿失。
对出资人来说,关于“银行存款冲量”的电销接连不断,在无形中增加了收益,但所谓的银行贴息存款往往是银行人员与资金掮客相互协作,一旦对方暗箱操作,很可能将存款转移到其他账户,造成资金损失。
为防范资金掮客带来的风险,监管层面曾对贴息揽储行为明令禁止。根据《储蓄管理条例》规定,储蓄机构不得使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储蓄存款。2018年发布的《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》规定,不得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、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;不得通过个人或机构等第三方资金中介吸收存款;不得通过理财产品倒存等。
总的来说,银行存款附带利息本就是银行揽储的重要手段,只不过近年来存款利率不断下调,导致用户储蓄兴致降低,再加银行对员工派发揽储任务,反而激起了贴息揽储的浪潮。用户在遇到贴息存款的邀请时,不要盲目贪图便宜,要厘清这笔存款能否流入银行账户,避免被不法分子骗取资金。
标签
Copyright ? 2015-2022 海峡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