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夏莫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父母对于子女来说,如指路明灯。
在人生这条道路上,孩子幼年时眼中的光,都来自于父母。
若父母不好好呵护、教育子女,不能让他们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童年,那么,子女的未来,会充满苦楚和困惑。
父母,会影响子女一生。父母犯四错,子女多凄惨,需要留心。
父母溺爱孩子,就等于剪断了孩子的翅膀,让他无法翱翔。
正如王永彬说:“宠子未有不骄,骄子未有不败。”
孩子小的时候犯错,不管教,让他觉得做错了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,不用承担任何后果,那么往后会无法无天,酿成更大的灾祸。
很多“熊孩子”,身后一定有“溺爱”他们的父母。
有的父母,对子女一味袒护与纵容,养成子女骄纵跋扈的性格。
舍不得让子女吃苦,所有的事情恨不能去包办,渐渐地,让孩子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。
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分寸感,便会让孩子不辨对错,没有是非观念,养成霸道蛮横的性格。以后步入社会,社交能力会很差,难以有出息。
《余生请多指教》中的林之校,虽然对生病的父亲百般照顾,但她从未叫过爸爸,只是用“老林”来称呼他。
由于父亲是学校教导处主任,所以事事对她更严格一些。
别的小朋友犯错,还可酌情减轻处罚,到了她这里,必须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念检讨书。
林之校觉得委屈,觉得父亲对她的要求格外严厉。感受不到慈祥的父爱,以至于长大之后,有些叛逆。
对子女过于严厉,经常体罚子女,或者用言语攻击子女,都会导致子女产生严重的叛逆心理,以及对自我产生严重的怀疑。
这样的人,进入社会后,遇到事,就会恐慌,害怕犯错;而且,遇到机遇,也不敢尝试,害怕失败。
《原生家庭》中写道:“孩子的世界很小,无论家长如何暴力以对,对他们而言,家长仍然是获得爱和安慰的唯一来源。”
不管父母有多少身份,在孩子面前,要担得起一个为人父母的身份。要考虑孩子的感受,教育孩子时,要懂得分寸。
太严厉,习惯性地打击孩子,使子女丧失信心,缺乏主见,会走很多弯路。
喜欢攀比的父母,会让孩子失去对自己的真实认知。
并且,还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不够优秀,不配得到更多的爱。与父母之间有很深的隔阂,叛逆心,容易让孩子放弃学业,自暴自弃。
每个子女身上都有独一无二的特质,或许学习不优秀,但是在唱歌或者是画画方面有极高的天赋。
作为父母,不要在孩子做不好的时候,一味地去打击,这样,只会让孩子心里很迷茫。
他想要的是父母的鼓励和认可,希望有人告诉他:你只是慢一点,不是不可以。
任何时候,不要把自己的儿女,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。
更不要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,和自己子女的缺点比较,如此,只会让子女产生自卑心理,一辈子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拥有美好。
父母感情不和,受伤害最深的,往往是无辜的孩子。
若父母感情出现问题,双方交战不休,孩子就成了无依无靠,直接受战火冲击的那个人。
尤其是,当家庭破碎,子女缺少父母的关爱,会有一种不知道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茫然感。
德莱塞说:“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上的一种花朵,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,没有东西比它更优美,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、正直。”
作为父母,婚后有了孩子,不能动不动就提离婚,争吵不休,让孩子没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。
对孩子,生而不养,又或者,无法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,只会导致孩子没有归属感。
那么,子女在往后的人生中,会因安全感的缺失,导致事业、情感的经营,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。
为人父母,要用正确的方式给予子女爱,不要因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夫妻之间的感情问题,而伤害到无辜的孩子。
学着如何与子女沟通、相处,懂得爱要表达出来。让子女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,他们在将来,也会有更多的能量,去过好自己的一生。
-END-
作者:夏莫,新锐情感导师,心理学学者,全网超10亿人气情感作家,幸福女人管理师,专注情感、两性、婆媳答疑十余年。
标签
Copyright ? 2015-2022 海峡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